沮授 Ju Shou(生年不詳-200年),冀州鉅鹿廣平人,東漢末年原為韓馥麾下,後袁紹破冀州,沮授歸為袁紹的謀臣。
史載他「少有大志,擅於謀略」。曾當冀州別駕,舉茂才,並當過兩次縣令。後來又當韓馥別駕,被韓馥表為騎都尉。
興平二年(195年),漢獻帝輾轉流亡到河東等地,沮授進諫建議袁紹迎獻帝,遷都至鄴城,挾天子以令諸侯;4袁紹聽後打算聽從沮授的建議,但郭圖等人認為要復興漢室太難,而且迎立漢帝會削弱自己的權力,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,袁紹於是放棄。次年曹操卻在荀彧的支持下迎獻帝遷都許縣,成功挾天子以令諸侯。
其後,袁紹命長子袁譚為青州都督,沮授反對4,認為是禍胎,但袁紹堅持是要令三子各據一州,以觀察其能力。後來袁紹死後,三子因爭位而大戰。
後來,袁紹有意向南方用兵,沮授和田豐勸袁紹勿過份用兵4,但郭圖等人反對,袁紹亦因而不採納沮授及田豐之計,沮授就開始漸漸被袁紹疏遠。袁紹於是準備南攻曹操,發動官渡之戰。
在官渡之戰前夕,沮授就集合宗族,大散其財並說:「夫(袁紹)勢在則威無不加,勢亡則不保一身,哀哉!」4沮授的弟弟沮宗不認同說:「曹公士馬不敵,君何懼焉!」4但沮授看得出曹操的雄才說:「以曹兗州之明略,又挾天子以為資,我雖克公孫,觿實疲弊,而將驕主橫,軍之破敗,在此舉也。揚雄有言,『六國蚩蚩,為嬴弱姬』,今之謂也。」4
官渡之戰戰時,袁紹進軍黎陽,遣顏良攻劉延,沮授勸說:「良性促狹,雖驍勇不可獨任。」4反對以顏良獨自領軍,但袁紹不聽。後曹操救劉延,斬殺顏良。在袁紹將渡河之前,沮授又認為袁軍應該留守延津,分兵進攻官渡,若然戰勝,再增兵官渡也不遲;否則,兵眾也可以安全撤離。4但袁紹不聽。沮授嘆息,稱病不見,袁紹因此憎恨他,將沮授分屬的軍隊都給了郭圖統領。
袁紹渡河後,駐屯延津南,遣劉備、文醜向曹軍挑戰,曹操領軍擊破,文醜更被曹軍擊殺,震撼袁紹軍。後袁紹回到官渡,沮授向袁紹說:「北兵數眾而果勁不南,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;南利在於急戰,北利在於緩搏。直徐持久,曠以日月。」建議以持久戰消耗曹軍4但袁紹又不聽從。後袁紹攻曹操,初戰勝,起高樓射箭入曹營,但後為曹軍發石車擊破。後來曹軍擊破袁紹運輸隊,袁紹於是命淳于瓊領軍帶領運輸車,據守烏巢。沮授又建議派遣蔣奇護送,以防止曹軍攻擊4,但袁紹又不從。後烏巢被曹軍擊破,袁紹將領高覽及張郃又降曹,令袁軍大亂,潰不成軍,袁紹於是撤退。
撤軍時,沮授被俘,被押見曹操,沮授堅決不降,曹操見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陣營,感到可惜,嘆若早點認識沮授,那天下現在應該大定了4。沮授雖不降,但仍獲曹操厚待,可是,後來沮授密謀逃回袁紹陣營,事敗被殺。